中華民國滑雪滑草協會指定合作,精選5大雪場
滑雪玩雪、奇景賞遊、溫泉風呂、和風美饌
保證一趟大滿足,滑一趟夠你跩整年!
初心者 小雪
原來滑雪沒有那麼難
第一次參加滑雪營,真的很緊張,幸好行前參加了滑雪講座,教練很詳細的解說,讓我放心hen多。還記得剛穿上雪具、踏上雪場的那一刻,外頭雖然飄著雪,心裡可是超熱血啊,我們這群菜鳥雪友,也在教練的帶領之下,順利地滑出成功第一步。話說回來,雪場真的是個拍照、打卡的好地方呀
親子同樂 王爸
滑雪場上樂事多
本來擔心帶小朋友去滑雪,只有滑雪三兩下就沒興致了,沒想到一到雪場的兒童玩雪區,孩子們整個玩瘋了,滑雪後,還可以泡溫泉、吃熱騰騰的日本美食,是台灣沒有的體驗。很推薦西日本最大的勝山滑雪場,有電動步道非常適合親子和新手練習,另外藏王溫泉還可以看到世界出名的樹冰奇景,絕對是No.1
熱雪玩家 Kevin
熱雪青年讚出來
說到滑雪,還是日本最讚!其中號稱粉雪天堂的日本東北,更是玩家必去,平均滑道長度最長的安比高原、降雪最多的夏油高原,或是國際級水準的雫石王子、星野ALTS等都很推薦,這些雪場滑道變化多端,SKI或SB都能享受飆雪樂趣,跟我一樣夠厲害的話(自己說),更要試試在超上級雪道的樹林區,享受林間滑行俯衝的快感,保證滑一次就上癮啊
SKI跟SB的差別?
簡單來說,SKI(Skiing)就是使用兩個板子(雙板)加上雪杖正面朝前滑行,就像是穿溜冰鞋溜冰一樣;SB(Snowboard)則是雙腳綁在一個板子(單板)上需側身滑行,就像是用衝浪板追浪一般,需要較好的平衡感。
初學者必讀5大基本功課
1.行前篇
滑雪需要運用到很多腿力,建議在出發前2個月多爬樓梯、慢跑或深蹲,來增加下半身力量,對於滑雪的動作很有幫助,也比較不會疲累。若已有直排輪、滑板、衝浪等運動經驗,本身的平衡感控制也有助於滑雪技術進步的速度。
2.裝備篇
滑雪一定要穿戴專業的雪衣、雪鞋、雪板、雪杖和手套等裝備,衣物內勿放置尖銳、硬質或易碎物品。「安全護具」必備!除護臀、護腕、護膝外,安全帽和雪鏡不可少。安全帽是滑雪者「第二生命」,可見其重要;雪鏡則是為了防止雪地裡的陽光反射影響視線,並能阻隔冷風對眼睛的刺激。制也有助於滑雪技術進步的速度。
3.熱身篇
滑雪屬於低溫運動,容易拉傷肌肉和韌帶,所以滑雪前須做好充分熱身的準備,尤其是各個關節,都要活動舒展開來。在滑行前,要事先了解雪況和雪道的狀況,避開有結冰的地方和障礙物。無論新手或高手,都要根據個人經驗、技術能力和當時身體狀況,選擇難度適合的滑道。
4.雪摔篇
滑雪摔跤是一定會發生的,「安全跌倒」也是滑雪的行前必修課程。「側摔」是基本原則,不可一屁股坐下,避免「雪板帶著人走」的危險;摔倒後要迅速扔掉雪杖,將雙手環抱胸前,利用身體著地,絕對不可以下意識地用手撐地,這樣可能會手腕和肩膀受傷;若往前趴倒,則容易造成小腿骨折。
5.起身篇
摔倒後起身前,要稍微活動一下身體確認是否受傷。起身時雙腳併攏,雪板儘量與滾落路線(下滑坡)垂直,可避免雪板在起身的過程中滑動,接著再彎曲身體,儘量頭部接近膝蓋,利用雪杖或手從側面將身體撐起。如果是滑板,技巧是起身時,先以腳趾側的鋼邊及膝蓋支撐固定先不動(臉部向下時)或是以臀部支撐固定不動(臉部向上時);再利用手來支撐,下半身慢慢站起,直到手離地完全站立。
初學者不可不知的滑雪禮儀
搞懂雪場地圖!知道身在何處又要往哪邊走,就不容易迷路
滑雪板不用的時候一定要倒放,避免板子離家出走撞到別人
受傷時莫急莫慌,將板子倒插在身後呈「X」狀,避免遭追撞
儘量不要落單,雪場這麼大會發生什麼事情可說不定
切勿在雪道上休息,兩側是較安全的地帶
大迴轉前,先確認後面有沒有其他滑雪者
橫抱著雪板時千萬別輕易左右轉身,以免旁人像保齡瓶般被掃落
朕沒開放給你的雪道,不要隨意進入
上纜車請乖乖排隊,遵守先來後到的順序
滑雪裝備
安全滑雪守則
尊重他人
不做出危險或使他人受傷的行為
自控原則
滑雪者必須考慮地勢、雪質、天氣、雪場人口密度,讓自己的滑行速度和方式在自己可控制範圍內
安全路線
後方的滑雪者務必要選擇不危及前方滑雪者的線路滑行
超越原則
滑在前方的人擁有優先權,從後方或側方超越其他滑雪者時,請確保足夠距離
進入雪道、啟動、爬坡原則
滑雪者重新進入雪道或向坡上攀爬時,務必查看四周保證不危及到自己及其他人的安全
停留位置
非必要滑雪者應避免停留在狹窄或視線易受阻的雪道,經過時也請儘快通過
上下坡行走原則
滑雪者如需在雪道上行走,請務必走在雪道兩側
注意警示標識
請滑雪者務必遵從信號牌、指示牌和指示物
協助他人
發生意外時,每位滑雪者都有責任義務需協助他人
事故確定身份識別
事故發生後,無論是否需負相關責任,滑雪者或目擊者都應交換彼此聯絡方式
Q1.我從沒滑過雪,會有年齡、體型或其他限制嗎?
滑雪沒有年齡、體型或特別的限制,但建議小朋友最好國小1年級以上,比較能理解教練的指導及注意安全的重要性,而因滑雪跌倒的可能性極高,年齡長者,參加前請務必多加評估。另外,高山滑雪是極為耗費體力的運動,並與平衡感、運動能力相關,平常保持運動習慣者,較易上手。
Q2.Ski和Snowboard有何差別?
Ski是指「雙板」滑雪,兩腳分別固定於兩個雪板上,手握兩根雪杖滑行,比較像直排輪;Snowboard則是「單板」滑雪,雙腳前後固定踏在一塊雪板上滑行,類似滑板。兩者並沒有難易度分別,初學者可依喜好選擇,但體重輕、小朋友和高齡者,建議選擇Ski較適合。
Q3.Ski in/out,是什麼意思?
是指飯店與雪場之間不用再搭乘接駁交通工具,只要在飯店著好裝備,就能直接滑到雪場,甚至有些飯店就直接在雪場裡,更為方便。
Q4.第一次參加滑雪,需要準備什麼?哪些是可以用租的?
滑雪需要準備的裝備有器材類和衣物類。「器材類」是指雪鞋、雪板、雪杖,大部分滑雪團已將此費用包含在團費裡。「衣物類」因個人衛生和尺寸問題,建議事先準備,如:雪衣、雪褲、毛帽、風鏡、脖圍、防水手套等,也可提前向滑雪場或飯店租借。
Q5.我該怎麼穿才好?
排汗衣
穿在最內層的一定要是排汗衣,要貼身透氣,絕對不能穿發熱衣或是棉質內衣。若不夠透氣,流了汗就有溼衣服貼在身上,反而增加身體失溫的風險。
保暖衣
第二層穿保暖衣,讓冷空氣不能跑進身體,達到禦寒效果,可以穿合成羊毛或者混合羊毛的材質,棉質衣服盡量避免,這件保暖衣不用太緊,也不要太笨重,穿著舒適最重要。
滑雪衣
第三層穿上防風、防水、透氣的絕緣夾克,挑選防水係數5,000以上的,然後留意雪衣上寫的溫度範圍,數字越高代表保暖效果越好。不要穿得太寬鬆,也不要隨意穿運動外套或是羽絨衣,因為滑雪衣都是用防水透氣的材質,且特別設計封閉的袖口及收緊的下擺,才能保護滑雪客,讓雪不會跑進身體。
滑雪褲
SKI或SB的滑雪褲相似,但SKI的褲子通常會稍微合身一點,可挑選防水係數5,000以上,並留意褲頭上標籤的防水係數與保暖效果,穿著合適的尺寸即可。滑雪褲內有防風裙,可以貼合鞋面,防止積雪灌進鞋中,在褲管下方會有個小鉤子,目的是用來扣在鞋帶上,如此褲子的位置就不會跑掉。如果怕冷,可以多加ㄧ件保暖透氣的衛生褲在內層。千萬不要穿牛仔褲,因為牛仔褲不防風也不防水,如果弄溼了會非常厚重,大幅提升滑雪跌倒的風險。
雪襪
雪襪的挑選原則是薄且保暖,長度大約接近膝蓋的位置,材質具有彈性的較佳。不要穿著一般的運動襪或是短襪,因為止滑效果較差。現在有推出專業滑雪襪,這類襪子會加強部份厚度,穿著起來舒適服貼,讓你滑雪更盡興。
雪鞋
雪鞋大致分為鞋帶式、快拉式拉繩系統、BOA繫帶系統三種。有分較硬或是較軟的材質,硬的較適合從事穩定滑行、速度或是割轉的類型,如果要做Freestyle、上box rail或park等進階動作,較軟材質較適合。挑選雪鞋,最好感覺腳尖有點頂到鞋頭,但腳趾頭還能輕微活動最適宜,而以腳尖為支點將膝蓋彎曲跪下時,腳跟如果跟鞋子有分離感,就表示尺寸過大或沒綁緊,注意這些小細節,才能安全滑雪。
護目雪鏡
為了安全,有近視的雪友建議戴隱形眼鏡取代戴眼鏡,雪鏡請挑選有抗UV及紫外線功能的,因為效果不好容易影響滑行的視線。雪鏡多為兩層設計,是為了方便排出熱氣及避免起霧。戴上雪鏡前請檢查一下上下的散熱孔海綿是否完整,也不要以運動眼鏡或風鏡代替,使用專業滑雪鏡才能保障安全。
脖圍
脖圍主要功能是遮住下巴與領口的位置,保暖脖子,防止臉部凍傷。不建議戴圍巾或是穿高領衣服代替。
毛帽或安全帽
頭部的保暖十分重要,可以戴毛帽或安全帽,禦寒用的毛帽建議挑選款式較不透風的,毛線洞不要太大,戴的時候記得把耳朵蓋住,有些毛帽會縫上ㄧ層防護墊,可以加強後腦的保護。安全帽請戴滑雪專用的,不建議戴機車安全帽,挑選時請確認尺寸是否貼合自己的頭型,滑雪安全帽內有保暖墊,可以加強耳部的保暖,可以不用再戴毛帽喔!若為了攜帶方便,也有摺疊安全帽可以選擇。
滑雪手套
挑選上要留意滑雪手套必須能保暖及防水,防水係數越高越好,不要使用毛線或是布面手套,潮濕容易結冰或凍傷。如果要戴兩層手套,裡面的那層要選比較貼身、輕薄的款式。
Q6.穿著上還有什麼要注意的?
不要穿戴毛料手套及長圍巾。毛料手套在雪地環境裡會弄濕,長圍巾則可能會在雪地裡不小心勾到樹枝或其他東西,因而受傷。
Q7.有戴鏡框眼鏡,該如何戴雪鏡?
放心!有框眼鏡可以卡到雪鏡裡固定,但記得要幫雪鏡和眼鏡都塗上防霧藥水,以免流汗起霧看不見發生危險。
Q8.選幾月去滑雪較好?
每個地方的雪季不相同,以日本而言,從最北端的北海道開始,大約11月就展開雪季,接著東北、北陸等區域,12月也進入滑雪季,直到隔年3、4月結束,各地實際雪況依每年氣候條件而有差異。有些熱門滑雪場,在初雪或融雪期,會輔以製造「人工雪」,讓雪友們都可以盡情享受滑雪樂趣。
Q9.如果一直學不會,怎麼辦?
建議初學者跟滑雪團行程比較好,因為滑雪團配有專業的滑雪教練,根據多年教學經驗,可以依個別狀況,給予最專業的教學和指導,大部分參與滑雪團的初學者,加以練習後都能在初級滑道上,享受雪道遨遊的快感。
Q10.我好害怕摔倒,該怎麼辦?
滑雪摔倒是絕對無法避免的,就算是再厲害的玩家也一樣,但有技巧的摔倒,就能將傷害降到最低。摔倒時絕對要避免用手支撐,以免造成手腕挫傷或肩關節脫臼。正確的摔倒姿勢是「側摔」。
快失去平衡時,以側面臀部往旁摔,因臀部脂肪最厚,能當成緩衝,就像人體避震器一樣,同時側摔也可避免直傷到尾椎骨,此外,正面趴倒時更是大忌,容易造成小腿骨折。
Q11.為什麼滑雪要防曬?補充水分也很重要嗎?
千萬別以為天寒地凍就輕忽防曬的重要性,因為在雪地裡,雪白一片、紫外線反射非常強烈,所以一定要防曬。滑雪就是一種運動,運動就會流汗,所以當然要補充水分,建議每半小時補充至300c.c的水分。
Q12.雪地也會中暑嗎?
建議最外層雪衣避免穿羽絨衣,因為羽絨衣保暖效用佳,經過大量運動後,體溫會蓄集在內層,如果拉鍊又拉到密不通風,就容易有臉色發白、直冒冷汗,中暑的可能。
Q13.若不想滑雪,在雪地還能玩什麼?
很多雪場結合了度假村,提供許多雪上活動,例如:雪地摩托車、雪地香蕉船、雪盆、雪胎等,有些雪場則推出了雪地健走的觀光行程,帶你探訪雪地裡的自然美景,如果略懂日文還能進一步了解沿途的生態解說。